
今天是中秋節,也是教師節。我們還記得在中學語文課堂上,老師聲情并茂地講讀“天下之事,常成于勤儉而敗于奢靡”、“侈而惰者貧,而力而儉者富”“居安思危,戒奢以儉”時的情景。當前,在新冠疫情、全球經濟低迷、地緣政治等各種因素的疊加影響下,我們可能要經歷一個非常痛苦的歷史時期。有研究指出,近十年全球正好處于經濟衰退周期,這段時間,是“高筑墻、廣積糧、緩稱王”,等待經濟復蘇的時候。所以,在民族復興、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,我們重提勤儉節約,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。
厲行節儉,是公民的應有之義。歷覽黨史,黨和人民血肉相連,黨和人民事業無往不勝,與黨一貫提倡勤儉節約、反對鋪張浪費密不可分。厲行節約不僅造就了我們黨的優良傳統、我們民族的文明風尚,也成為國家建設、發展的重要保障。在飛尚集團核心價值觀行為指引中,其中重要的一條要求“做一名好員工,首先是一名好公民。”好公民的一個重要品質,就是要做到“以勤養志、以儉養德”,杜絕鋪張浪費,杜絕盲目攀比,做到身體力行,把節約當成“舉手之勞”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。
厲行節儉,時刻保持危機意識。前些年,萬科已經喊出了“要活下去”的口號,華為的“冬天論”也從未停息。尤其是近段時間,Facebook發行了100億美元公司債券,蘋果和Intel這類大企業也開始發行債券,目的都是保存實力,補充現金流,等待渡過“寒冬”再大舉收購。8月底,華為內部論壇的一篇文章提出“邊緣業務全線收縮和關閉,把寒氣傳遞給每個人”,一石激起千層浪,再一次引起了人們的強烈共鳴。所以,我們要保持危機感,要看到公司面臨的困難以及未來的困難,堅持厲行節約、勤儉辦一切事情,把有限的資源進行有效配置,把原來可能被浪費的資源用在更需要的地方。
厲行節儉,要從身邊小事做起。“勿以惡小而為之,勿以善小而不為。”厲行節儉,要從身邊小事做起,每一個人都要立刻行動起來。比如,要做到人走燈滅,堅決杜絕“長明燈”;節約每一滴水,杜絕跑冒滴漏現象;規范辦公用品的采購、配備和領取,嚴格控制一次性辦公用品數量;盡量利用協同辦公系統,充分利用網上辦公收發文件,減少紙質文件,實行雙面用紙。在公司層面,要持續強化因公出差、商務接待、公車購置和維護,會議、差旅等經費管理,嚴格執行相關支出標準,集約節約利用各種資源,進一步壓減一般性支出,加強和規范預算執行管理,提高資金使用效率。
過去一百年間,世界曾經發生過48次經濟危機,GDP增速低至負3%或以下,比如1921年德國爆發的“超級通脹”、1929年美國的“大蕭條”,還有我們親身經歷過的2008“次貸危機”。但危機并不可怕,危機也意味著一次洗牌的機會,只要我們時刻保持危機意識,聚沙成塔,集腋成裘,崇尚節儉,有質量的活下去,就能迎來更好的未來。